易損斑塊是缺血性卒中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發布日期:2020-10-10
中國卒中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暨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2020(CSA & TISC
2020)于10月9日-10月11日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此次會議匯聚了眾多從事腦血管病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臨床醫生,一場腦血管病的學術盛宴再次開啟。9日上午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篩查與控制——“三大基石”管控論壇準時開場,論壇上多位專家對卒中危險因素篩查與控制進展做了精彩的報告。
【易損斑塊的判斷、藥物控制及預后——許予明教授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易損斑塊即具有血栓形成傾向或極有可能進展為“罪犯斑塊”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涵蓋了各類具有形成血栓和/或快速進展風險斑塊的形態學特征。易損斑塊的主要特征為斑塊內有活動性炎癥,薄層纖維帽及大的脂質核心,內皮細胞脫落伴表層血小板聚集,裂隙/受損斑塊及嚴重狹窄。
易損斑塊的評估方法包括影像學評估和生物標志物評估,其中影像學是識別易損斑塊的重要工具,目前尚缺乏特異性的生物標志物。
易損斑塊是缺血性卒中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需引起高度重視。LDL-C貫穿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始終,降LDL-C是斑塊穩定和逆轉的核心,同時也是抗動脈粥樣硬化篩查的核心。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為靶點的他汀單藥或非他汀藥物篩查策略,能夠穩定斑塊成分阻斷甚至逆轉斑塊進展,甚至逆轉粥樣硬化斑塊的發展,減少心腦血管事件。
最后,許予明教授指出針對顱內外動脈斑塊逆轉的相關研究有待進一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