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過高會損傷心腦血管
發布日期:2021-05-14
40歲之后,有個指標很重要,跟很多心腦血管病有關
我國居民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正在不斷上升,每年因為心腦血管病而死亡的人約達到了50萬,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的頭號大敵,尤其是當人們40歲以后,更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動脈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而低密度脂蛋白則是推動動脈硬化發展進程的“加速器”。低密度脂蛋白高,心腦血管疾病更容易發生。
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把膽固醇等物質運輸到對其有需要的組織器官中。膽固醇等物質不容易和血液結合,低密度脂蛋白的存在讓這些物質可以隨著血液流動。這就會讓脂質更容易在血管內壁上沉積,形成動脈斑塊,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讓血管變得狹窄,甚至還會完全堵塞血管,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過高,形成的斑塊容易累及以下這些組織:
1.損傷心血管
如果斑塊在冠狀動脈內壁堆積,冠狀動脈就容易硬化變窄,血液流向心臟的速度受到阻礙變慢,心臟就得不到足夠的血液、氧氣供給。
心臟缺血缺氧人容易出現心絞痛等癥狀,當斑塊進一步堵塞血管通道,血管被完全堵塞時心肌梗塞就會發生,。
2.損傷腦血管
當頸動脈或腦血管中有斑塊堆積時,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這些供給大腦血氧的重要通道狹窄閉塞。
這容易引起腦梗塞的發生,受檢者會喪失語言能力,無法正常行動,給身體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也給受檢者心理帶來了痛苦。
3.損傷周圍血管
周圍血管比如下肢動脈斑塊堆積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時,受檢者容易腰酸腿痛,感到下肢無力,甚至還會出現間歇性的跛行,影響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低密度脂蛋白存在過多,會導致動脈斑塊的形成,由此損傷心血管、腦血管和周圍血管,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讓血管變得狹窄,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針對血管狹窄的檢查?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超聲經顱多普勒、CT、磁共振成像以及全腦血管造影。其中經顱多普勒主要起到疾病篩查和的作用。由科進實業出品的KJ-2V4M型號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可實現單深度/雙深度/四深度的自由切換,實時顯示同一血管多個深度的血流頻譜圖像,顯著提高了腦血管狹窄等腦部疾病的可靠率。
上一篇:遺傳性多發腦梗死性癡呆的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