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骨質健康問題如何進行危險評估
發布日期:2020-08-18
對于骨質健康問題,如何進行危險評估?從美國國家骨質健康問題基金會(NOF)發布的《骨質健康問題篩查與篩查臨床指南》,可以找到相應的依據。
所有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子都應在臨床上評估骨質健康問題危險,以確定是否需要做骨礦物質密度(BMD)檢查。一般說來,危險因素越多,骨折危險越大。骨質健康問題是可以篩查和篩查的,但由于骨折前沒有預警征兆,所以很多人不能在疾病早期及時和接受有效的篩查。很多因素可增加骨質健康問題相關骨折的危險。
由于多數骨質健康問題相關骨折是跌倒引起的,所以評估跌倒的危險因素也很重要。除了肌肉無力、步態、平衡和視力缺陷外,最重要的似乎是個人跌倒史。
在WHO的10年骨折危險模型中的危險因素包括,現在的年齡、性別、骨折史、股骨頸BMD、體質指數低及是否用口服糖皮質激素,還包括有無繼發性骨質健康問題、父母髖骨骨折史、吸煙、飲酒量大。WHO指出此組危險因素可與BMD測量相結合,用來評估病人的骨折危險。
除骨質健康問題外,代謝性骨病(例如甲旁腺亢或骨軟化癥)亦可使BMD降低。這些病很多有非常的篩查,單純根據BMD骨質健康問題前應完成病史采集和體檢。
如果考慮病人存在可以篩查的繼發性骨質健康問題病因,開始篩查前應做相應的血和尿檢查(例如血清鈣、尿鈣、血清促甲狀腺素、蛋白電泳,皮質醇或麩質敏感性腸病的有關抗體)。對最近發生骨折的老年病人,應評估繼發性原因,如果考慮骨軟化癥或維生素D不足,應測定血清25(OH)D水平。一般說來,確診的骨質健康問題病人在開始篩查前應考慮做生化檢查(例如血清鈣和肌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