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為什么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高峰季
發布日期:2020-08-27
很多人認為心血管病主要集中在寒冷的冬季,其實,除了冬季,每年的8月份,差不多立秋時節,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的高峰期。究其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
一、“秋老虎”加重心臟的負擔
立秋后,還會有一段時間的“秋老虎”天氣。高溫導致出汗,進而容易引起血容量減少,血黏滯度增加,血壓降低,導致心腦腎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心臟負擔加重,易發生心衰。
且大量出汗后,人們易大量喝水,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加重心臟負擔,增加心衰風險。
二、“末伏”空氣潮濕,容易導致人體缺氧
今年的末伏發生在8月中下旬。三伏天是一年氣溫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這又悶又濕的天氣,冠心病受檢者最難受。這時候空氣中濕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導致受檢者缺氧,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腦動脈硬化的人,心腦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狹窄。
三、早晚溫差大,血壓波動
立秋后,最明顯的感覺是早晚天氣變低。一天中的氣溫跨度可能到10多度,而這樣的晝夜溫差,受影響的就是血。
四、情緒煩悶激動,易出現心絞痛
天氣炎熱,人容易情緒煩悶,而煩悶、生氣等情緒也會影響心臟健康。生氣時心臟血流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心臟的收縮力加強,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臟,會出現心率不齊、心肌缺血、胸悶、心慌。生氣是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誘因。
下一篇:腦供血不足受檢者的飲食調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