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術語講解腦血栓的臨床表現
發布日期:2020-05-14
腦血栓常發生于中年以后,多有前驅癥狀,如頭痛、頭暈、肢體麻木和無力等,約1/4的受檢者有TIA史,可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史。起病較緩慢,常在休息或睡眠中、睡眠后發病,表現為偏癱、失語等。亦可急驟發病,數日內達到高峰。血栓形成可發生于腦動脈的任何一分支,不同的腦動脈血栓可有不同臨床表現和體征,下面帶來這方面的經顱多普勒知識:
1、頸內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若Willis環血流正常,頸內動脈閉塞時可不出現任何癥狀。若突然發生閉塞,則可出現一側視力喪失,同側霍納(Horner)綜合征和對側肢體癱瘓,對側感覺障礙及對側同向偏盲等。
2、大腦中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大腦中動脈及其分支是最易發生閉塞的血管,主干閉塞時可引起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三偏征)。
3、大腦前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出現對側下肢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尿潴留和運動性失語等。
4、大腦后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對側同向偏盲、一過性偏癱和對側肢體舞蹈樣徐動癥。
5、基底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癥狀復雜,但較少見。主干閉塞可引起廣泛橋腦梗死,四肢癱瘓、瞳孔縮小、眼肌癱瘓、多數顱神經麻痹及小腦癥狀等。
6、小腦后下動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小腦后下動脈的變異較大,故閉塞后引起的癥狀復雜多變,但必須具備2種基本癥狀:一側舌咽、迷走神經障礙,對側痛溫覺消失或減退。